百家论坛:越王李律,到底是不是谋反?_葬元
乐文小说网 > 葬元 > 百家论坛:越王李律,到底是不是谋反?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百家论坛:越王李律,到底是不是谋反?

  百家论坛:越王李律,到底是不是谋反?

  4718年五月初二,华夏文史百家论坛,迎来了一个新的主讲教授。

  长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、大唐学宫客卿教授封永清。

  “见过封先生,欢迎来到百家论坛!”美丽的主持人商悦,身穿一身齐胸襦裙,向封教授敛衽行礼。

  封永清拱手行礼:“商小娘子客气了。”

  说完,就掏出一瓶眼药,滴了两滴,保持两个时辰不近视。每次讲课前,他都要用这洛阳医药公社新研发的眼药水。

  商悦面向台下的嘉宾和观众,介绍道:“这位就是长安大学历史教授,大唐学宫客卿教授封永清先生。封先生字言衷,号溪石,是唐史大家。”

  商悦虽然很客气,但心中其实对这位封教授并不喜欢。因为这位封教授,总喜欢在网界(网络)和电像(电视)上发表一些与主流意见不同的言论,美其名曰:华夏史界,不能只有一种声音。

  “不知封先生此来,有何教现场和电像前(电视前)的各位观众?”商悦言笑晏晏的说道。她的声音不大,可却通过微型扩音耳环传遍整个大厅,一千多现场观众都听得清清楚楚。

  商悦作为节目主持官,当然知道封永清今日的主题,可现场和电像前的观众不知道啊,所以要明知故问。

  “在下此来,主要是讲述唐初的一段公案。”封永清笑道,因为滴了近视眼药水,他的视力恢复到十度,已经能清晰的看清商悦脸上的几粒雀斑。

  “哦?是后唐初还是前唐初?”商悦问。

  封永清道:“是后唐初。嗯,在下的主题是,唐道祖的次子,越王李律,真的是史书上描写的那样么?这个问题,似乎没有异议。但在下认为,李律谋反一说,应该重新解读。越王之乱,很可能是辛太后的手段。”

  “言衷兄此言差矣。”一个身穿蓝色宅袖襕衫的中年人站起来,抱拳道:“越王李律谋反,这是七百年前就盖棺定论的事情,只要是稍知历史的,就知道李律谋反是事实。在下以为,言衷兄没有质疑的必要性,免得混淆视听。”

  此人名叫张大节,字慎思,是洛阳大学的历史学教授,也是上期主讲。

  作为华夏也是世界上最顶级的三座学府之一的教授,张大节有底气质疑封永清的论题,也有义务质疑。

  这是学者需要遵循的道。

  封永清微笑道:“治学需尊道,在下铭记在心。可是慎思兄,能否容在下列出质疑之处,再做反驳呢?”

  张大节点头:“那边请言衷兄开讲吧。在下倒要听听言衷兄高论。”

  封永清坐下来侃侃而谈:

  “在下前段时间,去唐陵山城访谈。唐陵山城虽然是监国阁下的私人封地,可里面的唐陵博物馆史料,却是可以查阅的。”

  “后世史料很多很多,但是唐陵山城的秘密档案,却鲜为人知。在下就是查阅了唐陵山城的档案,才发现一些疑点,也发现了一些史书上没有的东西。”

  “按照历史记载,越王李律是明德十一年,也就是唐道祖驾崩那年,从北殷洲封国回到长安,主动要求守卫唐道祖和崔皇后合葬的道陵,是也不是?”

  张大节等人点头。

  唐道祖退位十一年后,于唐成宗明德十一年(4029年)三月初七,驾崩在太极宫。五天后,皇太后崔秀宁绝食而死。

  五天时间,太上皇和皇太后先后驾崩,对唐成宗的打击很大。唐成宗有心退位,给父母守陵。

  但是,越王李律阻止了唐成宗李征,说:“皇兄年仅五十,就要禅位,要是父皇母后有知,必然不悦。臣等愿意代替皇兄,为父皇母后尽孝陵前。”

  所以,李律就再也没有返回封国,而是留在了关中唐陵山城,为唐道祖和文明懿德皇后守陵。

  这是很多历史爱好者都知道的事情。

  封永清道:“越王是主动代替成宗守陵的,而且一守就是五年。这五年时间,越王既没有回封国,也没有回长安,甚至没有管自己的一群儿子,而是一心一意的留在道陵啊。请问,这是一个野心家该有的样子么?”

  “此言不妥。”张大节摇头,“越王谋反,靠的是什么?靠的是守卫唐陵山城的五千陵卫!大唐军制严密,将领极难造反,可是这五千陵卫,竟然跟着越王造反了!要不是后来辛太后果断处置,皇位就要转到越王这一脉了。”

  “越王守陵五年,根本不是清心寡欲,而是图谋唐陵山城的五千陵卫。那五年,他只做了一件大事,就是千方百计的拉拢陵卫将领。”

  此言一出,不但其他几位嘉宾点头,就是现场的观众,也都点头。

  这应该就是越王守陵五年的原因了。

  封永清道:“之前,在下也这么认为。可是陵卫何等重要?那不但是禁军,还是受到严格监视的禁军啊,禁军中的特务,怎么可能少?可是这五千陵卫偏偏跟越王造反了。就算陵卫旅帅被越王拉拢,他一旦造反,下面的兵马也不会听命,怎么可能拥护越王在山城称帝?”

  “还有,就算五千陵卫被越王拉拢成功,为何成宗的扈从兵马和侍卫,也能被拉拢?以大唐严密的体制来说,这点难度太高了。”

  “先来说说正史。明德十六年九月初二,成宗刚刚废黜太子,去道陵禀告父母废太子之事,可是因为突发脑溢血,在山城驾崩,年仅五十五。然后,本来就在道陵守陵的越王,乘机矫诏,说成宗遗诏立他为皇太弟,当夜就在成宗灵柩前即位。”

  “可是,既然是矫诏,为何护卫成宗去唐陵山城的禁军侍卫,会乖乖听命于越王?五千陵卫也乖乖听命矫诏?难道他们,对成宗没有任何忠心么?”

  “接着,越王就在山城昭告天下,说成宗遗诏立他为太弟,他已经在道陵即位了。然后,越王以大唐新君的姿态,护送成宗灵柩,率军来到长安城下,要求辛皇后打开城门,迎接成宗灵柩入紫禁城。”

  “六十六岁的辛皇后假意应承,但要求率领大臣出城亲自查验成宗遗体。越王见辛皇后年老,又没有带兵出城,就答应了。”

  “可是辛皇后见到越王后,立刻取出成宗之前立好的遗诏,说成宗离开长安前,已经写下来立她次子为新太子的诏书,说成宗绝对不会在弥留之际立越王为皇太弟,说他矫诏,谋反。号召陵卫和拥护越王的禁军反正。”

  “越王立刻就被本来拥护他称帝的将士拿下,被废黜王位关押起来。三天后,辛皇后的次子鲁王就在成宗灵柩前即位,是为真宗。”

  “这是正史记载。呵呵,越王就这么被拿下了。一个老太太,带着一群大臣出宫,来到已经称帝、还拥有成宗灵柩的越王面前,拿出一份所谓的遗诏,就将越王拿下了。这就是所谓的越王之乱。呵呵。诸位,难道这不是太奇怪了么?”

  “这有什么奇怪?”张大节说道,“辛太后长子,本就是太子。只是因为玩儿鹰时,被海东青啄瞎了一只眼睛,五官不全,这才被废黜太子之位。除此之外,成宗九子,只剩辛太后的小儿子鲁王是嫡子了。鲁王被立为太子才最正常。只是因为成宗去道陵,来不及宣布罢了。”

  “难道,成宗还会立杨贵妃和颜贵妃的儿子为太子么?不可能。至于立弟弟越王为太子,那就更不可能。成宗在道陵弥留之际,长安还不知道消息,他身边只有越王一个皇族。一定是越王乘机矫诏。”

  封永清冷笑:“成宗弥留时,身边只有越王一个皇族?不!”

  张大节道:“这是正史记载的史料。成宗平时没有病危征兆,他是突发脑溢血,不到一个时辰就驾崩了。他身边只有越王一个皇室成员,没有其他皇族,也来不及叫其他皇族。而且,太子刚刚被废,这都给越王创造了机会,促使他为了皇位铤而走险。”

  封永清拿出一份电子扫描复印件,“这是我在唐陵山城好不容易得到的资料。这上面记载,当时除了越王,唐陵山城当时还有一个皇族,颍王李速!成宗驾崩时,颍王李速也在道陵,就在成宗身边!”

  什么!怎么可能?

  张大节拿起电子扫描件,仔细看了半天,才苦笑道:“正史记载,颍王犯错,罚圈禁三年。但没有记载,圈禁在何处,一直以为不是圈禁在王府,就是圈禁在大内。谁知,竟然圈禁在唐陵山城!”

  封永清道:“对。这就是最大的问题。还有,颍王就是这一年死的,史书记载是病死,年仅二十四。可是,他的四个儿子,没有一个封郡王,公爵都没有,只捞了一个侯,其他三子,也只是封了伯爵。成宗九个儿子,他死的最早,四个儿子待遇也最差。这也是疑点。”

  “真宗和辛太后再不喜欢颍王,也不至于因为犯了一次错,就如此对待吧?除非,他还犯了更大的错。”

  张大节沉吟着说:“你的意思是,颍王才是矫诏之人?所以辛太后和真宗要惩罚他?但为了成宗脸面,又没有公布其罪责?又消除了当时颍王也在道陵的痕迹,将罪责全部推给越王?”

  封永清摇头:“也不像。我的推测是,颍王和叔叔越王,在道陵一起守陵数年,叔侄之间应该达成了某种协议。颍王不是嫡子,不受成宗所喜,更不受辛皇后待见,他有没有班底,是绝无可能继位的。”

  “可要是有叔叔越王支持,那就有机会了。越王本人在海外有封国,在朝中也有一些势力,而且越王奸诈,很会拉拢人心。加上伪装至孝,在当时名望很高,有贤王之称。”

  “在当时的情况下,叔侄一起合作矫诏,说传位给越王,将士们才可能相信。毕竟,要是矫诏的话,成宗亲儿子,怎么会认同叔父继位?叔侄两人合作,加上太子已经被废,新太子还没有公布,将士们也只能选择相信。毕竟,成宗弥留时,身边只有弟弟和儿子。”

  “叔侄间的协议,应该是越王继位之后,立颍王为皇太侄。将来再把皇位传给侄子。颍王当然是不敢信叔父,可他只能赌一次,这是他继位的唯一机会。而且越王的儿孙都在海外,他获封皇太侄的机会还是有的。”

  “那时,军中的特务肯定是怀疑的,肯定第一时间就密报长安。越王还没有扶灵柩离开山城,辛太后应该就知道了。所以辛太后立刻伪造了成宗的遗诏,立自己的小儿子鲁王为太子。”

  张大节道:“就算真相是这样,可当时越王已经继位,还挟着成宗灵柩,又有一些将士侍卫支持,为何辛皇后一纸诏书,就拿下了越王?何况她的诏书,也可能是假的。越王奸诈,怎么就这么好对付?辛皇后可不是文明懿德皇后,她平时不参政啊。”

  “而且,辛皇后得知成宗驾崩后,难道不应第一时间就立鲁王为帝么?她和鲁王都在京都,位居九重,优势很大,直接继位宣布越王矫诏弑君就行。为何多此一举的等越王率兵扶柩来长安?还甘冒奇险出城到越王大营?”

  封永清笑道:“慎思兄问的好。很简单。辛皇后之所以有把握,是因为陵卫之中,她早就布置了心腹,专门监视越王。当时她一声令下,首先动手的就是她的人。她的人一动手,其他将士也被调动起来跟着对越王动手了。很可能,当时离越王最近的武士,就是她的人。”

  “第二个问题。为何辛太后要多此一举,不直接立鲁王在长安继位。很简单,你看看这个。”

  封永清又拿出一份电子扫描件,“这是有关真宗(鲁王)的一些史料。记载了明德十六年八月中旬,鲁王奉旨去巡视瀛州和伊州!”

  张大节一拍手,“我明白了。鲁王(真宗)当时不在长安,而是在遥远的瀛州伊州。成宗是九月初二驾崩,鲁王根本赶不回来。”

  “辛皇后当时根本没办法立他为皇帝,又怕皇位落到其他皇子手中,只要虚与委蛇,假意像承认越王的皇位,一方面稳住朝廷和其他蠢蠢欲动的皇子,一方面等鲁王回来。”

  “呵呵,如果真是这样,那辛皇后的心机…越王这样的人,竟然栽在她手里,到手的皇位飞了。”

  封永清道:“辛太后应该很早就在提防越王。道祖和文明懿德皇后在世时,她还不担心。可是道祖和文明懿德皇后一驾崩,她应该就在唐陵山城布置了。越王之所以敢谋反,估计是得到了陵卫将领的假意效忠。陵卫将领之所以假意效忠,很可能就是她指使,故意激发越王的野心。”

  张大节点头,“你这推理,可能性很大。辛太后深知自己命不久矣,长子被废,次子没有根基,一旦成宗和她都死了,越王就很难制衡了。按照这个推测,要不是他她,皇位应该要转到越王一系了。越王坐稳了皇位,是不可能真传位给侄子颍王的。”

  封永清笑道:“那也未必。或者越王念及成宗对他的好,念及道祖和文明懿德皇后,真立颍王为皇太侄也是可能的。”

  “哈哈!”张大节大笑,“言衷兄这话,我不信!”

  封永清总结道:“我的结论是,越王李律肯定是谋反,这个无可置疑。但是他的谋反,内幕和正史上说的有所不同。鸷越王肯定是有野心的,但是越王之乱的起因,和辛太后脱不了干系。”

  PS:新书《长夜国》已经发布,求书友大大们收藏!葬元明天还有番外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w123.cc。乐文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lw123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